-
-
文章来源:蜂鸟网影像频道 谷歌推出了它的网上艺术项目(Google Art Project),谷歌的意图就是和世界上主要的美术馆合作,把它们收藏的众多知名艺术品高精度扫描后放到网络上,并与谷歌的搜索功能相结合,把艺术收藏文化从分散在世界各地的实体展示宫殿集中呈现在一个人人都可以到达的虚拟空间里,再把这种虚拟体验带回到现实世界的实地经历。 其实在谷歌公布它的网上艺术项目之前,法国一个专长于艺术摄影的商业公司HAL2000就已经开始把一些收藏在法国和意大利的名画以极高像素的数字影像形式放到了网上。其中很著名的就是2007... -
-
原文作者:西恩·奥汉根(Sean O’Hagan) 原文出处:英国卫报 编译:胡昊(MrFay)Jeff Wall's A Sudden Gust of Wind (after Hokusai), 1993 Photograph: Jeff Wall 自脸谱(Facebook)于2004年2月上线起始,截至2011年11月,已有1000亿张照片通过该社交网络分享传播。到2012年4月,脸谱用户每天都要发布近3亿张照片,这还没有计算上载额度在110亿左右的诸如Flickr和Instagram这样的以图片为根基的网站。如此看来,我们已经步入一个图片因数量巨大而开始丧失意义的时代。 在Frieze杂志2011年11/12月号中,美国... -
-
-
-
-
-
摘要:视觉形式来源于形式,作为视觉艺术的结构和组织方式,在视觉艺术的研究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植根于康德的先验形式、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以及贡布里希的“图式”理论,在结构上表现为表层形式和深层形式的有机结合,即对象形式和主体形式的对应。对视觉形式的美学研究,就是对视觉形式的发生、建构、转换、生成的一系列特性作深入的分析,并对其深层的空间关系和视觉语言进行探究。研究发现,对视觉形式的考察,毋宁是对人与世界的深层结构关系的考察,视觉形式研究的最终指向是人的求真理想和文化精神。 关键词:视觉形式;发生... -
其实老早就想写一篇文章来说说图虫的设计这个话题了。最近那篇吐槽图虫质量下降的文字被大家七嘴八舌地议论个没完没了,想想其实这是偶然也是必然吧。偶然的是,由某个网友,在某个时刻,发布了某一篇文字;必然的是,这个话题一定会引起图虫众网友的共鸣和反思。我是12年中的时候注册的图虫吧,那个时候刚考完G,闲暇的时间就都用来凑在电脑前看大师们的杰作了,后来实在眼馋的不行,就买了相机自己把玩,有事没事也喜欢在图虫传个几张。人都不能免俗,喜欢玩摄影的,多半也希望别人喜欢自己的照片,也就是那些个一位数、两位数、三位... -
-
翻译/MrFay (转载请注明作者、译者以及出处) 最近我一直在关注“摄影的诗意”这个议题,准确来说,我是从反对摄影的叙事性这一思路上逐渐转向诗意研究的。这项简单而复杂的小研究还远没有结束,但我本人已获益良多。其间我参考了不少摄影论著,国内而言对我产生较大影响的是济南摄影双年展的学术成果《非像说》,当中藏策“元影像”的提法很有趣,但是我仍感到有不少困惑。除此之外,最令我惊喜的是发现了摄影师Wofgang Tillmans,他在中国的知名度有限,但是他的摄影集,不论从照片本身还是编辑方式都异常精彩。更重要的是,其摄影... -
陈建中(旅美学者) 说实在的,摄影打从童年时期开始就沦为了中产阶级的娱乐工具和手段,成为中产阶级取悦于他人同时也自娱自乐的媒介。前不久在一本摄影史的书上看到这样一幅描绘19世纪法国摄影的招贴画(见图)。一个寒冷的冬天,三个穿戴齐整、打扮入流的摄影师,各持不同的摄影器材在冰雪满地的大桥上拍摄一个衣衫简陋的拾煤少年,摄影师背后坐着车夫的马车与拾煤少年的独自行走,把当时的摄影时尚描绘得惟妙惟肖。 我不敢说这就是摄影“扫街”的初始,但我敢肯定当年招贴画的作者已经意识到了摄影作为一种新兴小布尔乔亚(... -
写在前面的话:首先很感谢大家对我上一篇文章《人间烟火其一:摄影器材之我见》的支持和分享,大家的评论也让我对于这两件小事的看法更加多元和成熟。而围绕着摄影这个事情,我的想法远远没有表达完整,因此写了接下来的这一篇文章,详细论述一下作为摄影的主体——摄影师的我们,我们的生活又会受到摄影怎样的影响。最后还会有一篇文章,论述作为摄影师,我们与客体的关系,希望大家能够一如既往地支持我,谢谢大家:)(一)还是从范立说起 首先还是回到上一篇文章中提到过的勇赴灾区的“勇士”范立的故事吧。在事情过去几天之后,范立同... -
『后浪摄影学院 006』《看照片看什么:摄影批评方法(插图第5版)》《Criticizing photographs,5e》,(美)特里·巴雷特(Terry Barrett) 著标题: 【摄影批评入门及进阶指南】 【如何写出好的摄影批评】内容: 对于中国摄影界来说,缺少的不是好的作品,而是好的批评。其根源在于我们的影像教育中,缺少观看摄影作品的方法,缺少科学系统的批评写作方法。换句话说,我们并不缺少观点与见解,而是缺少将这些观点与见解理清头绪并清晰呈现出来的系统方法和理性框架。 《看照片看什么》的作者巴雷特是美国艺术批评家,北... -
(一)两件小事 先和大家聊聊两件小事情。 第一件小事情,和前几天的大地震有关。在地震发生之后没几个小时,一个名叫范立的学生(更正,其本人说自己已经不是学生了)想方设法带着摄影器材进入灾区,想要拍摄一些人文照片,记录下地震之后的情景。在他决定出发之后,他在一张照片的描述里,写出了自己所带的所有装备,原话如下:“4月20日8点地震,自己9点出发。现在高速路上,很多去支援的解放军同志搭乘着卡车在前往。这次我带了三个镜头,24L2,适马50,100L,机身1DX,两块LP-E4N备电,CPL,64和32卡,大黄蜂220PL,沃德普通,手电... -
南方周末的李楠在微博上批评当今摄影师的胡言乱语和装腔作势,原话是“观某些朦胧诗一般的策展前言及作者自述有感:摄影可以模糊,表达可以诗性,但那是精确之下的模糊,理性之后的诗性,而不是将自我孤悬、意识碎裂。”我不完全赞同,因为这几乎否定了诗。 帕慕克的《天真和感伤的小说家》一书借席勒的论文把小说家分为天真的和感伤的两类,这很有趣,其实摄影家大致也有两类,天真的摄影家和感伤的摄影家。感伤的摄影家的照片是符号的王国,寻求真理或是给世界命名,如约翰·汤姆逊、唐·麦卡林、庄学本、曾力、张克纯,到难以分... -
诚然,文森特大师的阳光如风系列作品受到广泛关注;诚然,摄影可以通过后期以求达到更高的艺术美感。但是,我总觉得,相机本身欺骗了我们的眼睛,我们为何还要再次愚弄自己的眼睛呢?摄影与艺术有交集,但更多的是不同之处。而正是这些不同之处,使得摄影得以广泛为世人接受。一点感慨,不成章法。 -
这是经验帖,主要是对于大跨度延时镜头的尝试以及心得,原文在人人上:http://blog.renren.com/share/280698528/14113107364?from=0101010202&ref=minifeed&sfet=102&fin=3&ff_id=280698528视频地址http://v.youku.com/v_show/id_XNDQ0NzE1NTM2.html完成视频之前我想写经验帖的原因只是为了给自己记录下一些技术细节,顺带写点东西纪念下。但貌似对大跨度镜头感兴趣的延时爱好者还蛮多的,所以我就把对上边这个视频的介绍以及不足点挪到了文章最后,如果你想了解我做这个延迟摄影的初衷以及过程等等,可以在文章结尾看到我们快速地进入... -
-
-
http://photo.artron.net/show_news.php?newid=425048&p=1再次访问藏策,就是希望继续深究影像本体问题。去年我主编的那本以摄影批评家的访谈为主体的《像说》,主要强调的是影像回归本体的重要性。责任编辑王妍峰总结得很好,刘树勇从影像本体出发,以“刀子的制作和用处”这样绝妙的比喻,阐释了摄影本体是语言而非功用的道理;李树峰从影像语言的角度,揭示了影像制造中“学术方式”和“诗性表达”的两条路径;而藏策则以语言符号学的方法切入影像,用能指与所指、本义与转义等概念,破解了“内容”与“形式”之谜,分析了影像语言的编码规律以... -